作者虎媽,一個行銷人,骨子裡藏著公關魂,於品牌界拚搏多年,行走世界各地,體會最棒的歸宿就是「家」, 生活多了兩個娃 Connie & Cassie,晉升雙寶媽,開啟了「A+虎媽」粉專,不只談育兒,也談理財投資。
當身份多了個媽,人生目標也悄然轉變
Connie 2歲以前我辭職回家陪孩子,雖然我不擅長帶孩子,也曾經苦惱在自己與媽媽角色間的轉換,不得不說,這一段陪伴孩子的時光彌足珍貴。
過去忙於工作,我幾乎想不起Connie長牙時的模樣,卻在卸下工作之後,對二寶Cassie 學走路的情景印象深刻,驚覺孩子的成長就在我們追逐職場升遷、加薪等人生目標之際悄悄轉變著啊~~
虎媽的自然教養學
從小姐變人妻,再進階成孩子的媽以後,LINE 暱稱後面多了小孩名字(生越多後面的字串越長)、別人開始稱呼你是某媽媽,手機訊息跳出來總是幼兒園、羊寶媽…等育兒群組,生養、教育孩子這件事開始變成大家的熱門話題(?)
從副食品應該何時開始吃、幾歲讀幼兒園、選公托還是私幼比較好…,才知道當爸媽不簡單,光是聽完身邊親友的意見,然後發揮柯南實事求是的精神反覆驗證才能做選擇也太難(抱頭)
我跟先生屬於自然教育派,不是放牛吃草那種,比較像順應孩子個性因材施教,當全職媽媽時,上午在家玩遊戲,下午就是親子館、動物園、公園之旅,創下人生中最常造訪公園次數的紀錄(哈)
有兩個孩子的媽媽友問:「你有讓小孩學才藝嗎?」
我頭上出現黑人問號「3歲應該學甚麼?」
朋友:「可以報名坊間幼兒課程,很多像是音樂律動、英語繪本、足球課、塗鴉、體適能…」
還沒等朋友念完課程我就噗哧笑出來,感覺小孩比大人還忙耶!
學習是需要還是想要
我想起鄰居媽媽的一句話「別讓孩子贏在起跑點,輸在終點」
學習是需要還是想要?光是這一點在育兒群組就可以引起一番討論,如果你是跟風型的爸媽,大概很了解時下流行甚麼幼兒課程,偏偏我不是這一類的父母,在我們家 Connie & Cassie 擁有選擇學習的權利,媽媽可以給建議但是不強迫。例如:她4歲接觸英文,是覺得英文卡通有趣,剛好 OiKID 有體驗課程就去試聽幾堂,就持續上了一年的英文課(文章分享:這個暑假我們開心學、用力玩!),有幾次她上課心不在焉,我問「還是先暫停英文課?」本以為她會開心的不得了,結果 Connie 自己爭取希望繼續上課做媽媽的好驚訝啊~~(偷偷說,媽媽小時候念書都沒這麼認真,哈哈!)
今年二寶 Cassie 開始讀幼兒園了,陪姐姐學英文耳濡目染,已經可以簡單念幾個單字與數字,好動如她除了睡著時像小天使,其他時間很難乖乖坐定,你家也有好動寶貝嗎?來跟我分享讓小孩乖乖看書、學習的秘訣啦~~~
延伸閱讀 🔍
● OiKID 使用一年半的意外驚喜!|學員分享系列
● 實體?網路?英文課程優缺點比較,一次看懂
只要填寫以下表單,就免費贈送您的孩子一堂「OiKID 一對一體驗課程」,試試為兒童專屬規劃的線上課程是否適合您的寶貝,讓孩子透過英文看到更多、更廣的世界(限時限量,每人限填一份喔)
首頁 > 兒童英文 >
(本文由 A+虎媽 授權轉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