育兒分享 兒童英文

【英語學習方法】閱讀&聽說不偏廢!線上英語+有聲閱讀平台在家聯手打造三大軟實力 (內有1-12歲片單推薦)

作者鰻魚媽媽為知名親子部落客,其臉書粉絲專頁「鰻魚家家酒」有超過12萬追蹤人數,完整紀錄鰻魚 Maya 的英語學習歷程。透過父母親的視角,一步一步為孩子找出不被傳統窠臼的學習態度與方式侷限,在「體制內」走出一條不一樣的「翻轉學習之路」。

『救狼喔!看到鬼!』我家小姐又窩在書堆裡了啦!

最近,Maya 看遍各式希臘羅馬神話,像是女妖梅杜莎、天神宙斯、海神波塞頓等,個個如數家珍,每天洗澡還硬要講一個給我聽!看她張著明亮大眼,栩栩如生地描述著場景畫面,我全然感受到她的熱愛;不僅如此,更承襲娘親我的喜好,也戀上了神秘古埃及相關記事。

重點是,以上這些故事非但不是強迫閱讀,每一本書都還是英語讀本呢!

閱讀喜好

Maya 最喜歡經典文學類(Classic & Literature),除此之外,日前也迷上了《Zeke Meeks collection》系列,連吃飯也央求我們:「可以繼續看嗎?」像昨天,我和爸爸在餐廳吃飯,客廳傳來陣陣笑聲,那歡樂的聲音就和看影片帶來的歡樂效果不相上下呢 🥳,我們就想說到底有多好看?並且因為電子書朗讀語速頗快,我們也想知道她到底聽懂多少?於是就把 Maya 叫過來講述某個章節,還真不是看假的,該有的重點都談到了。

英語書籍我最愛!
《Zeke Meeks collection》系列小說,每本平均128頁左右,適合7-10歲兒童閱讀,Lexile 藍思600L 左右。Zeke Meeks 是一個三年級學生,他有討厭的姊姊跟妹妹,還要面對學校討厭的女生。他認為生活中怎麼能有這麼多苦難!是套搞笑又有趣的校園小說。

由於 Maya 已經進行到動輒一百多頁的「章節書(Chapter book)」,我就不會像以前看圖畫書(Picture book)或橋樑書(Beginning Reader)階段,要求她每一本都要朗讀並再聽一次,完全依照她的喜好,由她自己選擇用看的或用聽的。

像鰻魚在看《Zeke Meeks collection》系列時,就是以「聽」為主,稍微聽不懂就回去「看」一下文字,或是聽看並行的方式進行。因此,總的來說目前聽力算不錯。

閱讀養成初期-需要軟硬兼施+具體獎勵

這是 Maya 從小班接觸英語五年來,第一次發生的事,不禁讓我們大吃好幾驚!那股著迷的程度,大概和我高中時瘋狂栽入言情小說有過之而無不及😆 ;差別在於她看英文,熱愛中國文化的娘親看中文。但 Maya 這個轉變和我之前看過的一個研究是十分符合的:「小學生多半對校園、冒險、魔幻、偵探等主題更感興趣」。

Maya 的英語閱讀啟蒙自三歲,除幼兒園教材外,每週學校圖書館都會有指定讀本,三年下來累計超過150本(不含課堂指定也約150本)。幼兒園畢業後,我先後使用了幾個「英文課外有聲閱讀系統」,進行自家閱讀計畫,更精確來說當初接觸這類型平台,主要是 Maya 進入閱讀倦怠期,我想以前自己很愛做閱讀測驗,才姑且一試。依循著平台設定的等級選書,每天3本,一步一腳印,不求多但貴在持續不懈。

當然我還是有設定很誘人的獎勵集點活動(哈),讓 Maya 在軟硬兼施、半強迫過程中持續閱讀,經由閱讀平台的「喜好推薦」發現她真正有興趣閱讀的內容。說實話,一路走來可以讓閱讀成為興趣,是經年累月摸索、碰撞、嘗試之後的春天。

閱讀集點樂!
去年12月份給鰻魚制定的「閱讀集點兌換角落生物表」,我還是先把獎項買回來擺在層架上天天激勵她。

所以說父母堅持閱讀的這一路,絕對是要想方設法陪著孩子破很多關卡的,許多時候是要去同理孩子,才能找到前往進入下一關的鑰匙,不要看到別人收成時的美好,以為都是一步登天,真的沒這回事,能歡欣展現成果的都是有堅持下來的人!

安靜優雅的閱讀

🎯 閱讀是場耐力賽,學習不需要那麼用力!

我們家在「閱讀」這塊,上小一後的作法是:不會特意要求,也不崇尚跟風要 Maya 非得唸大堆頭的知名書目。

之前大家都唸樹屋,我其實也嘗試性的買過第一套,但她其實並不喜歡那個故事情節,閱讀是為了媽媽規定而唸,她很煩,媽媽也不開心;因此,後來我們就把樹屋擱著,不逼她和大家做一樣的事情了!

因此,Maya 可能無法像大家一樣,洋洋灑灑羅列出一大票知名書目蓋成的圖書館,但我知道她累積、泛讀的閱讀量是很驚人的,過去的每一步都轉換成扎實的閱讀理解力(目前 Maya 藍思值約900L 左右)。

所以,今年3月開始,她遇到一個更開放、豐富的閱讀平台,可以自由地在她當前程度下,找到閱讀樂趣;並從中獲得更多知識和常識,我們樂見其成閱讀是朝著這樣的方向發展。甚至有時因為很喜歡,她願意嘗試閱讀相對目前能力而言較難理解的讀物,還去查字典把不會的搞懂,我們認為這才是比較良性的學習方式。

因此,我們主張閱讀是必須的、持續的、廣讀、泛讀的,甚至有大量的實驗證明「閱讀比直接教學更有趣,更有效。」

事實上不到1個半月光景,她用課餘時間已經完成了10萬字閱讀(在我寫這篇文章時,已經累積超過30萬字了),她自己都相當欣喜。

🎯 閱讀為主,測驗為輔,能輸出多少才是真本事!

順帶提個醒,雖然現行多數閱讀平台都有提供5-10題不等的「閱讀理解檢測」,一開始我們也很在意,但慢慢的檢測其實也沒那麼重要了,反而真正在意的是📌『孩子看完後到底能真正輸出多少?』

為什麼會特別提到這一點,主要是我在多個閱讀社群中觀察到:「最後家長都變得過度在意『測驗』這件事」,讓原本附屬協助的功能凌駕於閱讀本身,有點本末倒置,這其實不是件太好的事情。

因此,爸媽還是別太倚賴測驗題目,自己也要真正理解讀本,和小孩一起抓出全書的重點,千萬別讓孩子以為「閱讀」是為了做測驗,這其實和唸書只是為了考試,是完全相同的概念!

讓孩子誤以為這樣的因果,誰是始作俑者呢?爸媽不仿自己想一想。

🎯 【作法】如何閱讀&聽說同步練習?

作法1

使用有朗讀功能或 CD 音檔的讀物,自行閱讀外,也可以嘗試從短文進行聽力練習。

作法2

記得之前我們分享過,我會請 Maya 看完短篇型讀本然後跟我講該書重點,一開始使用中文,後來變成鼓勵她全程用英語描述,這都是我們在建立閱讀習慣之餘,同時訓練「口說」的延伸作法。

聽說、聽說!先聽後說,有聽就有說!

談完「閱讀」的重要性後,另一個要並重、完全無法偏廢的就是英語的「聽」與「說」。

兩者相互依存,更是語言學習四大步驟『聽、說、讀、寫』的起手式;但需要環境浸泡的這兩大能力,對非英語系國家的兒童來說,能力養成實屬不易。

線上英語 是「聽說」雙向輸入的最佳方案!

若無法從嬰幼兒時期就提供英語環境,替代方案建議 3 歲從「讀」開始,先進行 sight words(常見字)識字、 學會26個字母拼讀,累積至約200個基本詞彙(包含常見字)後,就應該積極尋求口說會話資源,而「線上英語」則是現行各種方式中,跨越城鄉、不受天候限制、與國際接軌的最佳方案。

像 Maya 的線上英語課中,外師經常針對她生活遇到的事件與她延伸對話。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今年2月份,當時 Maya 因腸胃型感冒導致又拉又吐,OiKID 的外師試圖從暸解她的症狀,是頭痛?喉嚨痛?或肚子痛?進而教導 Maya「肚子痛(tummy bug)」該如何表達,用超生動的方式與誇張的語調,詳細說明造成肚子痛原因。甚至,教到 Vomiting 這個單字時,Maya 詢問該如何拚?老師不直接給答案,而是引導她嘗試使用自然發音,自己拼出這個單字。

此外,還特別交代 Maya 要多喝水,並講解為何要喝水的目的。細心周到給了「吃冰片(ice chips)」可以緩解胃不舒服的小撇步,完全感受到老師100%認真在看待 Maya 生病這件事,不是敷衍。至於吃冰片這可能是美國人習慣,至少我從小到大沒聽醫生建議過,於是課後特別去查了「ice chips」,還發現製作冰片的方式。

肚痛冰片治療法
這就是我在網路上 google 到的 ice chips製作方式,在台灣我從來沒聽過這樣緩解肚子痛的方式。

整段認真又幽默,關於生病細節的日常對話長達近10分鐘,別說 Maya 額外上到珍貴的一課,連我都大有斬獲,一直在旁邊想要插花。像如此彌足珍貴的生活化教學內容,我們在 OiKID 的許多外師身上倒是屢見不鮮的,這也是台灣一般補習班完全無法給予、最貼近生活情境的「即興式機會教育」。

特別放上這段精彩,含金量很高的上課片段與大家分享。(影片在上面,偷偷說這是 Maya 心中 No.1老師,我應該把老師馬賽克,大家不要和我們搶嘿!)

特別補充:這樣較深入的生活對話,孩子必須具備較佳的聽說及理解能力後,在 Level4以上老師可以發揮空間才足夠;據經驗,當程度不足時老師聊得太深,有時並非好事。

此外,線上英語也規劃「文章閱讀」的課程,透過分析與討論,加強閱讀理解力的提升,口說表達雙重能力的訓練。

level 5課程
這是 OiKID Level5 的文章閱讀內容

正統線上學習學「聽說」,是營養正餐!兒童電視頻道練「聽力」,是舒壓甜品!

此外,當孩子具備線上英語的聽說輸出入渠道後,也建議依照不同年紀,提供相對應優質的兒童節目,不要懷疑,因為美國的孩子也是這樣進行的。當然,這部分屬於甜點,給的頻率與長度家長需自行斟酌,只要秉持著「弱水三千,只取適合的」即可。

下面撇開家長給看電視的個別標準,提供1-12歲建議的片單:

1-3歲

MOD 上 BBC 自製兒童頻道「Baby TV」是很好的選擇,一個單元10-15分鐘。這是 Maya 在3歲前唯一看的電視頻道。其他像是 Sesame Street(芝麻街)、Teletubbies(天線寶寶,英國 BBC 金牌動畫片,但我個人不喜愛)也是可考慮的選擇。

3-8歲

這年齡段選擇眾多,許多優質內容也兼具品格教養、人際互動等元素。像 Dora the Explorer(朵拉)、Diego(是 Dora 表哥,都是屬於給任務從中學各式能力的卡通)、Mickey Mouse Clubhouse(米奇妙妙屋)、Sophia the First(小公主蘇菲雅,卡通)、Peppa pig(粉紅豬小妹)、Thomas & Friends(湯瑪士小火車),喜歡建築或工具謝列的 Bob the Builder(巴布工程師)、Handy Manny(萬能阿曼)等,可依照孩子興趣適當給予。

7-12歲

進入到這個年齡,Netflix 上的兒童專區有許多精心挑選的優質影集,若聽說能力夠扎實,是非常好的訓練與調劑。Maya 的 Netflix 片單,有知名科普動畫片 The Magic School Bus(魔法校車)、寶可夢(有興趣的孩子也值得買英文版寶可夢圖鑑)、Who Was?(經典名人喜劇秀)、The Worst Witch(淘氣小女巫)、The Baby-Sitters Club(保姆俱樂部)等,都是 Maya 很喜歡的影集。

善用資源,培養外語力

但畢竟透過英語節目或動畫片學英語是甜點,不論製作內容再鮮活,也不會回答問題,屬於「單向輸入」,還是要可提供真人互動的雙向學習為主調,千萬別本末倒置了。

延伸閱讀 🔍
為孩子挑選「持續創新」的線上學習平台│學員分享系列
國小英文先修推薦 x 間歇式學習法

如果想試試線上英文,加強「真人互動」,可以填寫以下表單。OiKID 會為您的孩子安排一堂免費的「OiKID 一對一體驗課程」,試試為兒童專屬規劃的線上課程是否適合您的寶貝(限時限量,每人限填一份喔)













    首頁 > 育兒分享 > 閱讀&聽說不偏廢

    (本文由 中文家庭雙語小孩 授權轉載)